论道而不说教——浅谈构建高中政治课的德育性课堂
黄琦冰;
摘要(Abstract):
高中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凸显其直接全面的德育功能。高中政治课德育课堂的构建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让学生在教学愉悦中认同道德观念,在情感震撼中陶冶道德情操,在激情互动中提高道德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条把道德知识传授、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意志培养和道德行为引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寓德育于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中,论道而不说教。
关键词(KeyWords): 高中政治课;德育性;思想性;情感性;主动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黄琦冰;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杜殿坤,刘慷.教育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论道德教育之六[J].湖南教育,1982(8):9-10.
- [2]邓冲.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7-68.
- [3]张祖华.浅论“隐性德育源”的挖掘[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42-145.
- [4]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 [5]陈敏.皮格马利翁效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7.
- [6]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 [7]鲁洁,王逢贤,顾明远.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