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意识的内涵、偏颇及教学要领
王强国;
摘要(Abstract):
从"符号感"演变为"符号意识",词汇呈现方式的不同,蕴含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超越。符号意识养成不仅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作为数学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践中,一些偏颇的做法,透露出教者对"符号意识"的认知匮乏。彰显符号自身的优美性、突出符号理解的过程性、关注符号背后的思想性是"符号意识"建立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数学教学;符号意识;内涵;偏颇;教学要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强国;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4][5][7]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23.
- [6]王林全.发展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要领[J].数学通报,1996(5):4-8.
- [8]朱立明,马云鹏.“数学符号意识”研究:内涵与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6-8.
- [9]张号,童莉,黄翔.数学符号从“感”到“意识”[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1):100-102.
- [10]黄翔.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16-19.
- [11]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4.
- [12]林革.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感之“四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A):45-46.
- [13]王建,程宏.符号化思想与小学数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0A):41-43.